少数民族题材文艺创作历来是我国文艺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都不乏有经典性少数民族题材文艺作品出现,这些作品在我国文艺百花园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散发着各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为各族人民群众所喜爱。5月24日,众多致力于少数民族题材文艺创作与研究的专家学者汇聚贵阳,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贵州省文联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上,就如何更全面、更深刻地总结民族文艺创作经验,探索民族文艺未来发展道路,进行了广泛交流。
民族文艺如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在此次论坛中,众多学者都把少数民族题材文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反复思考的重要命题。青海省社科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员毕艳君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也是少数民族文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必须贯穿始终的主线。撒拉族“骆驼泉传说”讲述了撒拉族先民是如何几经波折,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土族“跟太阳不受冻,跟党没有忧愁”“没有泉哪里会有河流,没有党哪里会有幸福”等谚语,生动形象地反映出这个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之情和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新时代少数民族文艺创新发展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和整理共有、共护和共享的文化基因符号,少数民族文艺作品需承载更多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共同情感和共同价值理念,凸显政治性和共享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标志性符号。内蒙古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长青结合满族网络作家雾外江山的小说《太乙》、回族网络作家丁墨的《如果蜗牛有爱情》等作品,认为少数民族作家是中国网络文学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创作中深深地烙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些作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上坚持中华文化的共通性和公共性,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进行合理提炼,并以此作为故事中的世界观。他们借助网络文学创作实践,合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塑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毕艳君
吴长青
新疆大学文学院教授朱贺琴表示,新疆民间文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组成的地域化表达,是新疆各族群众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讲述、说唱、表演等方式,创作的具有地方艺术特色的口头文学作品。新疆民间文学在反映天地恒永的生态美、团结奋斗的生活美、筑基民间的文化认同美时,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多重结构面貌,形成了独具新疆地域特色且包容开放的审美场域,并增强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南京邮电大学艺术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范建华说,进入新时代以来,反映西藏题材的影视剧呈现多元化发展局面,出现了一批聚焦西藏,记录时代巨变、见证历史发展、抒写民族史诗、展现多民族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视佳作。在实现主旋律文艺作品功能的同时,也不似过去刻板的宣教和单一扁平的角色描绘,而是尽可能以当代人的平视视角塑造立体生动、真实可信的现实人物。类型、题材、风格呈现出多样化面目,在有效利用西藏固有的山美、水美资源的同时,表现西藏人民战胜贫困的“人美”内容纷纷涌现。作品从过去的宏大叙事渐而多以“散点透视”的微视角、小人物书写观照大时代、大情怀,从不同维度深刻反映了西藏独特的精神图谱,唱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西藏篇章。
朱贺琴
范建华
民族文艺如何表达时代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少数民族题材文艺如何才能生动准确地表达时代精神,少数民族题材文艺创作者如何用时代精神激活艺术灵感、浇灌出更加鲜艳的艺术之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鲁太光表示,把握并反映时代精神,是中国现代文艺的基因。这一切也在民族文艺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五朵金花》《从奴隶到将军》,小说《欢笑的金沙江》《草原的早晨》《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作品都以时代精神烛照民族生活,因而艺术魅力饱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观察、思考、书写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当然应该像我们的前辈一样,把今天各民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丰富多彩的实践艺术地再现出来。我们还要善于观察、研究各民族在高度现代化、变化层出不穷的今天碰到的新情况、新现实,书写基于这种新情况、新现实而产生的新故事。
鲁太光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军君以次仁罗布的系列短篇小说为例,指出这些作品关注的是普通西藏民众的日常生活,但深埋在他骨子里的是对民族精神现代转换的期待与呼唤,是对掩藏在烟火气息之下的更深层的心灵世界的探索与开拓。西藏文艺工作者要沉潜于日常生活,重新审视西藏民众的生活情态,深挖细掘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稳定、发展、生态、强边”的文化蕴涵。作家们要立足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强烈的时代意识为中心,来铺展新时代西藏故事的新形态。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袁智忠认为,蒙古族题材电影既作为一扇窗户带我们走进蒙古族草原,又作为一面镜子映照着时代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传统与现代、工业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蒙古族题材电影在讲好自身民族故事、展现自身民族性的同时也以真挚的情感超越了民族、地域、信仰的差异,突破自身局限参与到中华民族电影实践的进程中来,逐渐从“共同体叙事”达成“共同体美学”。电影和现实应当是互文性的关系,一方面电影透视着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建设生态理念的决心和意志很大程度上也能够成为影视创作的动力源泉。
王军君
袁智忠
民族文艺如何通过“两创”实现传承发展
民族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承发展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意娜表示,进入数字时代的民族文艺,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与挑战。那些转瞬即逝的口头演绎,有了越来越逼真的多媒介记录和场景还原工具,大大拓展了民族民间文艺研究中极为强调的“在场”实现方式。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完成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跨越式覆盖,来自民间甚至边远地区的自媒体也能记录下活态的口头传统,并在地理意义上传播到全世界。而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兴起,不仅提供了更高效的研究工具,甚至能在一定意义上参与类似于“创作”的活动,带来重大的理论和伦理挑战。民族文艺理所当然的场景、作者、受众都变化了,原有的理论范式受到了挑战。关于民族文艺的活态发展,尤其是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第一,基于传统的二次创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取相关的“文化基因”,如人物、故事、相关传说、曲调等,进行改编和再次创作。第二,基于民族传统文艺二次创作的再创作。将已经以绘画、戏剧等形态二次创作过的作品中的视觉元素、情节、音乐等进行再次提炼,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新的改编和再次创作。
意娜
云南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教授李世武指出,中华民族创世史诗是我国多民族创世史诗的总称。具有传承中华民族伦理精神、赓续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精神的价值。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创世史诗内部(多民族创世史诗)的交融性,提炼出多民族创世史诗共有的价值体系,推进中华民族创世史诗的保护工作,是学界面临的时代性课题。因中华民族创世史诗内部交融性的研究,涉及语言多样性、仪式多样性等问题,整合多民族、多学科的研究力量开展团队合作研究,是必经之路。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中华民族创世史诗的保护工作。首先,从整体性保护的原则出发,保护创世史诗流传区域的文化生态环境、传承人等。其次,继续推进创世史诗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再次,推进创世史诗的现代转化与利用,将创世史诗改编为歌舞剧、动漫、电影、电视剧等,使创世史诗以新的形态为更多的受众所共享。
李世武
贵州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张泉以侗族大歌为例,指出这一历史悠久、形式独特的艺术形式正经历着从原生态的鼓楼坐唱、与民族习俗水乳交融的共存模式,及“以歌传文”的社会作用和文化传承功能,到向着次生态的异地表演型的演唱方式、以满足人类社会的审美要求为目的的娱人功能而发生转变的过程。包括侗族大歌在内的各种民间音乐在逐渐失去原先存在的土壤后,如果能够把它们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就提供了一条新的传承路径,并可使学生们接触、学习到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互通互鉴,这也是一种共享式的传承。进一步通过专业学习的领域,又可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来反哺民间音乐的发展创新。
张泉
此外还有多位来自各个研究领域的学者,也在本次论坛上对上述问题发表了观点和看法。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