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世界(苗怀明)-平博网
网站地图

重构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世界(苗怀明)-平博网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平博网-平博平台>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2024-07-23 阅读: 来源: 作者:平博网-平博平台
重构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世界

——读《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书系》所感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书系》(全6册) 谭帆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阅读欣赏中国古代小说作品,在为书中精彩的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击节赞叹之余,也往往会想到一些深层的问题: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为何选择小说这种文体书写逝水华年而不是用诗文辞赋来抒发人生感叹?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为何采用文言而不是像《水浒传》《西游记》那样采用更为通俗的白话?冯梦龙创作“三言”为何采用短篇的话本体而不用长篇的章回体?进而还可以想到:古人对小说的称呼有多种,比如说部、稗官、才子书、奇书、传奇等,这些术语到底何指?为何不少被古人称作小说的作品并没有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只要多阅读几部古代小说作品,稍作思考,应该都会想到这样的问题,意识到这些问题也许并不难,但要完满地解决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涉及中国古代小说的基本问题,那就是文体。虽然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关成果也有不少,但深入探讨小说文体者并不多,即便涉及,大多也是笼统言之,点到为止,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

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创建及演进有关。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小说虽然在古代广受欢迎,但一直受到官府和主流文化的歧视和排斥,处在文学版图的边缘,相关研究成为一门专学是在20世纪上半期逐渐建立起来的,当时的先驱者如梁启超、王国维、鲁迅等借鉴西方的文学理论为中国古代小说张目,建构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体系,其影响力一直影响到当下。

经过数代学人一个多世纪不懈耕耘,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取得不少重要成就,但其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这表现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建立在西方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忽视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性,比如概念、文体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越发突出,对研究构成了制约。在此背景下,需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小说重新进行审视,重构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体系。这意味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再出发,它是研究的内在需求,也代表着研究的深化。了解这一学术背景,对谭帆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书系》的价值和意义就可以有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该书系由《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史》《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史料系年辑录》三部著作组成,从小说文体入手,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重新审视,解决了一系列难题,代表着研究者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新认知。这是一个庞大的学术工程,由谭帆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通力合作,先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完成,学术团队成员主要由谭帆教授的研究生组成。

与同类著作相比,该书系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后出转精,这是学术研究的通行规则,该书系正体现了这一特点。《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史》的导论部分就是研究史的回顾和检讨,明确昭示其研究建立在对以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针对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疑难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前文说过,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虽然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对古人的小说术语如笔记、演义、传奇、稗官等,并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辨析,谭帆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有意弥补这一薄弱环节,将术语作为小说文体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进行专门探讨。不仅理清了古人这些术语蕴含的小说观念,也澄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这种有针对性地探讨避免了前人研究的疏误,直接面对问题,切实解决问题。

二是具有严密的体系性。该书系内容系统全面,构建了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体系。该书系的三部著作,构成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三大板块,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的术语、历史、史料这三个维度。其中《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代表了术语这一维度。文体既是一个创作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从大量术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对小说的认知。通过该书的探讨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古代的小说文体术语众多,使用也较为混乱,但细究起来,可以发现这些术语背后有一个较为严密的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体系,这一体系具有层级关系,这种层次既指内涵,也指功能。发展到现代,其中有些术语被放弃,有些则被保留,被保留者比如小说等,也大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辨析这些术语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情况,是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的基础工作,也是谭帆教授进行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的一个起点。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史》是整个研究的核心成果,也体现着历史这一维度。全书分六编,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进行了全时段、全方位的考察,从小说的起源一直谈到中国古代小说的终结。全书点面结合,在纵向梳理的同时,又对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小说文体的发展情况及特点进行横向的考察。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史料系年辑录》则体现了史料这一维度,是整个研究的文献基础。该书从各类古代典籍中辑录与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相关的史料,采取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通过这些丰富的史料可见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内在的发展脉络。

三部著作、三个维度,彼此相互关联呼应,构成了一个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体系,这一体系是严密的,也是合理的。

三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前文提到,谭帆教授的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建立在对以往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往的研究多是以西方文艺理论观照中国小说,甚至将西方文艺理论生硬地套在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上,这样造成的结果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符合西方文艺理论的小说作品受到重视,不符合西方文艺理论的小说作品则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对一些作品的解读难以深入,以这种范式撰写的中国小说史无法反映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演进的实际及特点。

谭帆教授及其团队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从中国古代小说的实际出发,还原历史的原貌和真相,建立中国本位的古代小说文体体系。比如叙事是小说的重要文体元素,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古人的叙事既是指讲故事,也指描述和罗列,对后者的强调尤为重要,否则就很难理解为何古代那些没有故事的笔记古人也认定是小说。同样,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形态也与西方有着明显的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体现在小说除了正文之外,还有不少副文本,比如评点和插图,它们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组成了一个彼此相关的复合文本,读者在欣赏时是将其一起进行阅读的。

有鉴于此,书系采取大文体的概念,将正文、评点和插图作为一个文本整体进行探讨,这与过去那种将评点、插图仅仅从文学批评史、美术史角度进行观照的做法是很不相同的。视角变化,对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认知也随着发生变化。当然,中国本位并不意味着对西方文学理论的排斥,而是充分吸收和借鉴,作为构建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体系的重要参考。

该书系建构了一个中国本位的古代小说文体体系,它依据的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实际和古人对小说文体的认知,其所描绘的图景、得出的结论符合中国古代小说起源、发展及演进的实际。该书将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分为笔记、传奇、话本和章回四种类型,对笔记小说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之所以如此,固然与以往的研究对这类小说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同时也是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景象。在中国古代,尽管小说受到官府和主流文化的排斥,但相比之下,笔记小说还是受到较多的重视,在古人眼中,笔记小说是小说的主要文体,这与现代人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差异。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梳理和归纳,不难看出谭帆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书系》的价值和意义,该书系构建了一个中国本位的、系统严密的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体系。相比以往的同类研究著作,该书更为系统、深入,这不仅仅是篇幅的增加,代表着更为合理也更为精细的研究,为整个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其他方面比如思想、文化、艺术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该书系的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其他文体比如戏曲、说唱等也存在和小说类似的问题,它们在中国古代也受到官府和主流文化的排斥,进入20世纪之后,虽然相关研究开展起来,但辩析工作并没有深入进行,许多问题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特别是说唱,目前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可以借鉴谭帆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经验,对戏曲、说唱的文体进行系统深入地梳理和探讨,为相关学科建立坚实的研究基础。

在完成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的同时,谭帆教授还启动新项目“中国小说评点史及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这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难度的学术工程,期待该项目早日完成,有更多更有分量的学术成果面世。


(作者:苗怀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