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画会第十回展:对新时代祖国河山的无尽赞美(郝斌)-平博网
网站地图

河山画会第十回展:对新时代祖国河山的无尽赞美(郝斌)-平博网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平博网-平博平台>艺评现场>书画摄影>美术评论>正文
2024-07-02 阅读: 来源: 作者:平博网-平博平台

对新时代祖国河山的无尽赞美

——观河山画会第十回展

“河山如画图”——中国美协“河山画会”第十回展近期在京举办,并赴广东潮州、四川成都等地巡展,展览展出画会老中青百余位会员近3年创作的200余件作品,巡展中又持续更换作品,入展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呈现了当代山水画创作的活跃态势和崭新面貌。河山画会自1987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李可染先生“为祖国河山立传”“东方既白”艺术理念,坚持“祖国河山”山水画创作理路,努力描绘河山新貌、探寻笔墨新韵、传颂东方自然神韵,引领新时代山水画创作繁荣发展。

雪域古寺(中国画) 苗重安 作

描绘河山新貌

正如展览总标题所示,河山画会致力于新时期开创的“祖国河山”新山水画创作道路。所谓“祖国河山”山水画,即指用山水画语言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风景和时代新貌,注重采取写生的创作方式,追求“壮丽”“优美”“可爱”“美好”等审美特质表达,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丰厚的思想内涵。

在此类创作中,三峡、黄河、黄山、漓江、长城等是最具代表性的绘画题材,许多老一辈画家都曾付出极大心血进行实地写生,创作了诸多名作。如新时期伊始,画家们就“怀着对祖国河山的无限钦慕和热爱,纷纷来到长江寻幽探胜,乘兴挥毫,创作了大量才情横溢的山水风景”,兴起了一股三峡写生创作热潮。其中,李可染创作的《万重山》,以老辣的笔墨刻画山势险峻、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壮丽河山,山峰之间白帆竞发,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艺术取向;关山月创作的14米长卷《江峡图卷》,尽显长江三峡之美,表现了新时期的勃然气象和时代精神。此外,上世纪80年代,李可染还创作了大量以黄河、江南、井冈山、昆仑山等为题材的山水画作品,他认为,这类作品“反映出极其广阔宏伟的内容”,如“千岩万壑、层峦叠嶂、千里江山、万里长江,同时出现在一幅画面之中,使人站在这样的画幅面前,感到祖国河山的壮丽伟大,引起热爱祖国的感情”。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有周韶华的“大河寻源”系列作品,表现中原和西北山河潜藏的汉唐雄风和博大气概;贾又福的《太行丰碑》,表现太行山的崇高壮美等,河山画会的持续创作耕耘,成为新时期“祖国河山”山水画创作的生动体现。

在本回展览中,画家们通过山水画新作进一步表达了对新时代“祖国河山”的无尽赞美。一方面,画家们继续描绘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祖国河山”题材,并努力展现时代新貌。如杨惠东的《观沧海》,将山与水自然元素组合转换为海、岛、云雾的组合,以纵向立轴构图刻画青岛崂山的滨海平远山河景象,其间又有红白色的房屋坐落其间,画面“留白处”填以蓝色的波纹海面并以底色作浮云,极目处水天相接、河山苍翠、人民安居乐业;王保安的《黄山下棋亭》,以苍茫有力的斧劈皴并配以淡雅设色刻画黄山险峻的石山崖壁,刻画了人们傍晚登游黄山的惬意景象;李明的《曙色》则描绘河南登封“天地之中”的历史建筑群,画面曙光映照、山川壮丽、建筑古朴,题跋祝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历史建筑及其点缀的河山景象焕发了崭新的时代光彩。

另一方面,画家们积极开拓“祖国河山”新题材的艺术表达,如苗重安的《雪域古寺》,着力塑造西部高原河山,刻画了清晨曙光照耀下连绵层叠的雪域高山以及坐落其上的喇嘛古寺的壮美奇观,作品透露出灿烂夺目的光辉和亘古雄健的气魄;林容生的《意象董其昌no.11》,着力表现东部沿海河山,作品通过笔墨语言的革新和色彩的融入,以线条和色块的构造对沿海地区河山风貌作了高度概括的抽象,将大自然的色彩和光影完美地融合在画作中,也是对其个人既往山水画面貌的突破;唐允明的《山林人家》则注重表现故土家园,作品以绵密的笔墨和灵动的色彩描绘茂林之中村舍人家的独特景貌,极富川渝河山特点和乡土情怀。

新时代以来,画家们持续发掘“祖国河山”山水画创作的新空间、新面貌,其艺术视野开始面向更加广阔的尤其是以往较少触及的空间领域,由此呈现更加丰富、立体的河山新貌,寄托了画家们开拓进取的艺术精神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探寻笔墨新韵

30余年来,河山画会画家始终坚守山水画的笔墨传统并持续进行着笔墨革新的努力。展览中,我们能看到画家们底蕴深厚、个性鲜明、样式丰富的笔墨表达及其创造出的契合新时代河山气象的诗意画境,传达出东方艺术独特的笔墨之美、意境之美。

其一,继续精研传统。如画家张仁芝继续深研以书法笔意入画,在其《仙山禅宗》中,他进一步探索将书法笔意转用于岩壁纹理的刻画之中,那繁密精细的用笔清晰可见,笔与笔之间气息贯通、笔调协调、一气呵成,由此突破传统斧劈皴的笔墨程式,推进了笔墨语言的革新。会长李庚同样十分注重研习传统,其《明清山水系列》一改明清文人山水画“简率荒略”的笔墨程式,以华滋厚润、灵动新颖的笔歌墨咏,构造出平实厚重、点线交织、充满生机的山水境界,等等。这些作品都体现了老一辈画家们对继承传统的重视以及在此基础上力求推陈出新的努力。

其二,探索创造新笔墨。如吕绍福对朦胧笔墨的探索创造,以此来刻画大自然中林木屋宇、山体和云雾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变幻莫测的朦胧景致,其作品《相思情迷烟雨中》,通过淡墨淡色的层叠晕染营造氤氲变幻的烟云效果,再用笔略勾勒栈道、拱桥,描绘出一个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世界。同时,画家们积极借鉴现代设计构成语言对传统笔墨作了更为大胆的创新表达,如杜松儒的《心象风景》,即灵活运用排线、三角形、菱形、圆点等几何语言刻画山川,展现出富于现代感的笔墨语言特征。

其三,进一步探索墨色融合的笔墨表达。画家们不再局限于黑白墨色,而是积极将色彩融入笔墨之中,以色当墨,墨色融合,使得笔墨语言更富时代韵味。如杜应强的《古榕新翠》,刻画一株巨大的古榕树生发出新翠,以密集的翠绿色点刻画树叶,以流动苍润的笔墨刻画枝干,产生强烈的视觉张力;与之意趣相近,董继宁的《霜枫红欲尽 云容晚更亲》,刻画晚阳映照下的远山和红枫树之景,画面底部以厚重的笔墨刻画枝干、草木和地面,中部以密集的鲜红色点刻画树叶,顶部以淡墨晕染出远山和晚霞,红叶布满五分之四画面,由此表现出两位老画家对于故土家园的深厚情感。程大利的《寂泉泠泠》则将色彩更有机地融入墨法的丰富表达之中,在包括底色的晕染、不同层次色彩的点染等处理上渐次使用了浅橙色、蓝色、绿色、紫色、黄色等色彩,构成了充满生机、变化万千的山水景象,由此传达画家的丰富情感。

传颂东方自然之美

赞颂自然,是中国艺术的至高追求和永恒课题。北宋郭熙曾提出“林泉之志”对此加以阐释:“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可见古人之所以爱山水,是因为画山水画、欣赏山水画与人的自我修养是紧密关联的。李可染解释了今人为何还要画山水画,一方面,他提出“表现了祖国的壮丽河山,给人以爱国主义情思的感染”,将自然与“祖国”(即民族国家)相关联,使山水画成为人们抒发爱国主义情思的重要媒介;另一方面,他提出:“人离开了大自然(包括社会),离开了传统,就不可能创造任何东西……我们到生活中去,就是对传统的再认识,要继续去发现自然的奥秘,去发现前人还没有发现的东西。”他又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强调了艺术认识自然的重要意义(即画家要有研究自然的精神),强调“到生活中去”的创作方式,唯有如此艺术才能够持续创新和发展。河山画会继承李可染“东方既白”“立足东方”的艺术志向,不仅包含着承扬山水画创作的艺术使命,也包含着颂扬东方自然神韵的美学使命。

本回展览彰显了画家们的自然研究精神,他们深入研究山、水、光影、云雾等自然元素的丰富样态变化,并将之在山水画创作中进行融合呈现,不断探究山水画认识自然、表现自然的新可能。其中,山、水是山水画营造中最基本的自然元素,对此画家们也试图进行新的融合拓展。如詹志峰的《石与水的对话系列》,将山与水的组合关系提取出来,专门探究石与水所构成的永恒多样结构,由此构成新的山水画样态。又如,光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山水画着意探索的自然元素。时至今日,画家们已能将之熟稔地运用于山水的营造之中,光影的有机融入使得当代山水画更加熠熠生辉、灿烂夺目,也更能够表达山水的时代新貌。尽管如此,光影仍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索的课题,仍有很多有待开拓的空间。如此次展览中,李九红的《云雾间》即构建了一个雪山、光影与雾气有机组合的雪域河山图景,在阳光的映射下,雪山呈现出对比强烈的明暗关系,这种黑白对比的效果十分契合中国画纸、笔、墨的语言材料属性;画面再于山麓之间覆以氤氲的云雾,构成黑白之间的灰调子,由此将三种自然元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展现出雪域河山的独特气象。

此外,画家们在创作中还注重将自然物象上升到自然精神意象的高度,进而塑造祖国河山的精神丰碑。如李宝林的《山骨图》,以质朴浓重的笔墨捕捉河山内在的骨气精神,对河山形象进行提炼和抽象,塑造出犹如几何形丰碑的宏大河山气象;肖舜之的《圣山》则以苍茫灵动的笔墨和浅降设色刻画了犹如一尊佛像般静穆威严的河山景象,体现出蓬勃的生命感和鲜明的视觉张力。

正如王鲁湘在画展前言中所说:“我们画家的笔墨,似乎对故山故水、故土故乡更多了几分眷恋和不舍——在个人的生命和家国情怀的张力中,山水画家们诗意的讴歌更加情真意切,更加深沉而有质感了。”在新时代,画家们对祖国河山充满着崭新的且更加深沉的情感和体悟,他们的自然意识、生命意识、乡土意识、家国情怀和文化立场等都在山水画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彰显,由此表达了画家们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民美好生活的无限赞美。通过河山画会的新作展,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山水画创新发展的可观前景,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信念。


(作者:郝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