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美!-平博网
网站地图

内蒙古,大美!-平博网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平博网-平博平台>艺评现场>书画摄影>摄影评论>正文
2023-04-20 阅读: 来源: 作者:平博网-平博平台

光影呈现内蒙古之美

4月1日至11日,由中国美术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文联承办的“内蒙古印象”摄影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上百件摄影作品生动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火热实践,真切表达了对伟大的党、伟大祖国、伟大时代的深情礼赞,全面展示了内蒙古壮美和美善美、可信可亲可爱的新时代形象。

本次摄影展分为“最·风光”“亮·印记”“韵·北疆”三个板块,共展出117件摄影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异彩纷呈,凝结着作者对时代的深邃思考、对艺术的诠释理解、对人民的热情讴歌,以独到的镜头、完美的构图、创意的表达,生动展示了内蒙古壮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绚丽的民族风情、现代的城市气息、幸福的生活图景。

本文刊于《中国艺术报》2023年4月19日第6-7版。

《生命树》董石摄  拍摄地:阿拉善盟额济纳旗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额博摄  拍摄地:锡林浩特市

大美之美——评“内蒙古印象”摄影展

李树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对我们每个观众来说,“内蒙古印象”这样的标题,似乎是提了一个问题。平心而论,一般观众对内蒙古的印象,最直接的,就是辽阔的草原和蓝天、白云。形成这样印象的途径,有诗词歌赋的铺垫,有电影、绘画的艺术表现,也有众多耳熟能详的歌曲的传唱,其中最直接的途径,是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所提供的机会,让人们亲眼所见。

就大多数人而言,通过眼见为实的旅游行程对内蒙古的直接印象,已经是很大进步,但从地理认知和视觉审美两个角度去考量,对祖国北疆辽阔地域停留在这样的认知和感受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内蒙古之美,需要我们不断地重新去认识和感受。

作为一个在“坝上”出生的摄影人,深切的体验告诉我,内蒙古的美,确实可以概括为“大美”。这样的概括借用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用词,有多个维度的呈现和解读,特别是在面对“内蒙古印象”摄影展100多件作品的时候。概括地说,这些作品,集中呈现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河之美、生态之谐,也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之变、社会之进;具体而言,这些作品发挥摄影的技术性、现场性、客观性、瞬间性、机遇性和选择性六个本体属性,在“大美”风格的统摄之下,在以下几个审美维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首先是空间之大美。内蒙古地理“大天大地”的空旷和无边无际的平坦,延展着超越于日常城市认知和生活房间感受之上的空间之美,这种“大”,有辽远、空阔的视野,让人把地面存在与太阳、月亮相联系,延续着朝向宇宙的无限感,特别是在碧空万里的时候,那种透明的无限的蔚蓝,让直视苍穹的我们追思无际;夜晚繁星满天的时候,那“手可摘星辰”的感受,与宇宙的接近,让我们体验到不一样的深邃感。“空间之大美”在这次展览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落日额尔古纳河》,辽阔大地、云蒸霞蔚、大河奔流,是代表性的作品;如《草原牧歌》,展现马和骑手对话,头顶之上的云气越来越浓,遥接天穹,形成天人之间的视觉张力。

其次是绵延之大美。在时间单向度绵延的横轴中,草原上每一种历史的遗存,都锚定着曾经的存在,让我们走进历史深处。这向前无限延伸的探寻,与今后时光的流逝一起,让我们的思绪衔接。如作品《阿斯哈图奇观》让一抹霞光照亮一个地质年代,让山峦起伏的绿色中,有了沧海桑田的变幻;如作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条大河曲折绵延,从古至今,“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条河本身就是时间的象征;如作品《小佘太秦长城》,展示的是“雪落在中国的北方”之后,“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情景中,有一条明晰的黑线,绵亘于山峦之脊,仿佛穿越历史的一根针,在新时代出现。

第三是生态之大美。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内蒙古草原曾经因采矿和过度放牧而退化、沙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生态发生了根本好转,本次展览作品,让我们可以充分领略草原上的生态之大美。如作品《冬日的美丽》,冰雪蓝调,马儿如音符跳动在乐谱线条之间;如作品《牧马晨歌》,晨曦点亮羊群,舒缓的山坡与林带、山脊条带平行,一幅完美的田园画卷;如《温馨的牧场》,是绿色的家园,羊群散落,光线跳跃,清新和美;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曲曲折折的小河如舞动的绸带,蓝天白云之下牛马羊群和谐共处,属于经典的草原生活情境。

第四是时代奋进之大美。在展览中,表现这个方面内容的作品不少,如《云海之光》,将变幻霞光和云海融为一体,电风车与输电塔屹立山肩;如《旧貌换新颜》将迤逦长城与远处蓝天白云下的电风车呼应,结构在一个画面里,这是历史与时代的对接;如《大漠奏响光伏乐章》,告诉我们一个产业的规模,同时呈现了一个现场;《焊花绽放》表现的是新技术条件下的劳动瞬间,力与美的结合;《建筑新视野》则以90度仰拍,看到现代工程的新视域;《凯旋》是航天器着陆场景,风展红旗如画;《丝路新篇》是中欧铁路海关列车进出的真实瞬间,看似普通实则意义重大;《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是大场面,也是新时代新观念的体现;《液态奶生产基地》是自动化生产的再现……不用举更多作品,我们已经能够真切领会近年来科技进步带给草原的变化和生产生活的新貌,这是时代奋进之大美,是有现实说明性的见证。

这100多幅作品是从数以万计的影像中遴选出来的。看了这个展览,我体会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在摄影创作道路上的探索和奋进。他们能够走进大自然深处、社会生活的深处,到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去观察、体验和拍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的吹打和磨砺,群众和百姓的情感和向往,他们都记在心间,他们眼里看的、心里想的、手中拍的,达成了一致,才能有这样一批反映人民生活和时代进步、同时坚守摄影本体属性的好作品。在如今数字化元宇宙强劲构建、ai生成影像甚嚣尘上、chatgpt大数据应答和创作便捷的形势下,直面现实、直面生活的影像,显得尤为可贵,这样的影像是带着人类情感拍摄的、是与现实有直接关联的,是不可替代的。我坚信,不管技术如何变化,总有很多的摄影人,会面对生活和现实去拍摄。

《旧貌与新颜》胡晓阳摄  拍摄地: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大地之晨》刘世兴摄  拍摄地:阿拉善盟

《焊花绽放》钱自余摄  拍摄地:赤峰市高铁站

光与影之间,“遇见”内蒙古——简评“内蒙古印象”摄影展

孟祥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

延续不断的山岭、一碧千里的大草原、苍茫的戈壁沙漠……在光与影之间呈现出内蒙古昂扬向上、感恩奋进的万千气象——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在北京春光明媚、万物勃发的美好季节,由中国美术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内蒙古印象”摄影展亮相中国美术馆。展览荟萃的117幅摄影佳作,汇聚成一条通道,开启了一段让公众认识内蒙古、感受内蒙古、爱上内蒙古的“遇见”之旅。

如诗如画的壮美

内蒙古犹如一匹奔驰的神骏,横越中国北疆。这里的茫茫草原、浩浩河湖、苍苍林海、绵延青山、浩瀚沙漠,“遇见”摄影家的镜头,自然被记录为广袤内蒙古多姿的自然景象、醉人的壮美风光,更被记录为祖国正北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协奏齐鸣。

春天,兴安杜鹃漫山红遍;盛夏,锡林郭勒百花争艳;金秋,秘境阿拉善驼铃声声,大漠胡杨让人流连忘返;寒冬,呼伦贝尔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镜头中,从原始森林密布的大兴安岭到中国保存最好的草原呼伦贝尔,从良田万顷的河套平原到神奇的巴丹吉林沙漠,从蓝宝石一般的火山天池到蜿蜒曲折的西拉沐伦河,光影中的内蒙古尽情展示着上天赐予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美丽:赵迎新在兴安盟科右中旗拍摄的《秋叶枫红》,展现秋日各色五角枫如同打翻调色盘一般令人惊叹的美;孙军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拍摄的《冬日晨曲》,更呈现出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类型多样的生态。

很多摄影家如拍下《阿斯哈图奇观》的张放一样,以山为物象,创作出风格各异的春坤山、乌里雅斯太山、九峰山、乌兰哈达火山群……也有很多创作者,像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创作出《小佘太秦长城》的史学军一样,痴迷于内蒙古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以侧光、逆光或特写局部与细节等手法,来反映内蒙古的历史积淀和变迁。

内蒙古不仅有草原与沙漠,河流资源亦非常丰富,这里流淌的母亲河——黄河,以及莫日格勒河、乌拉盖河、黑河、额尔古纳河……对摄影创作者而言非常“友好”:大部分流经内蒙古的河流都蜿蜒曲折,两岸植被茂密,非常适合创作出优秀作品。在展览中,张世瑜拍摄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李颖拍摄的《河水映蓝天》,以及祝宝钟创作的《落日额尔古纳河》,以广角镜头、长焦镜头或者航拍手法取景河道局部,表现弯曲宽广的河道,同时呈现河道环境的生态之美。

通过镜头遇见内蒙古,众多优秀摄影作品把内蒙古的壮丽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于是,这里浩瀚的沙漠、汤汤的河流、壮丽的胡杨林,都在光与影的交错中,呈现出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旖旎风光,留给观者“如诗如画”的“印象”。

诗与远方的和美

内蒙古之魅力,不仅仅在于草原与山川之间壮美的风光,更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这块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生态版图绿意盎然,北疆大地万物峥嵘……魅力无限的内蒙古是人们向往的诗与远方。

此次“印象内蒙古”展览,已经成为春季北京的“网红”展览之一。在展厅入口,巨幅摄影作品《奔腾》成为展览期间游客争相合影的“打卡地”。作品中表现的蒙古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特殊的物种基因、严酷的生存环境和遗传的多样性,造就了蒙古马耐寒、耐旱、耐力强的特殊属性,“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更成为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精神象征,并深深扎根于各族人民的奋斗历程中。

展览之“出圈”、摄影之高度,也在于角度的捕捉与图像的经营。展览作品、袁广明取景自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级市——呼伦贝尔市根河的《孔雀开屏》,就是鲜明一例——一棵棵高大的松树就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更如同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士兵,让它不但出现在各类观众的“朋友圈”里,也出现在北京市五四大街、美术馆东街等街道上,成为对“印象内蒙古”的突出“印象”。

在展览中,同样留给观众深刻“印象”的,应该是众多反映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图景。薛新玉的《温馨的牧场》、包长明的《快乐家园》、额博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梅长华的《牧马晨歌》、杜文光的《舞动的草原》,展现连绵起伏的山峦,开阔平坦的草地,蓝天、白云、骏马、牛群,共同演奏出一曲悠扬高远的草原牧歌。巴义尔的《黑牛穿越》、张德山的《草原牧歌》、张全利的《骆驼骑手》、陈桐的《牧马人》、郎立兴的《驯鹿人家》等作品,更注重动物与人的互动场景,那些或觅食或转场的景象蔚为壮观。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郁青拍摄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冬日的美丽》,月光、草原、河流成为满幅的色阶不同的“光亮的蓝”,四匹骏马在这个神秘的场景之中觅食休憩的场景,美得令人惊心动魄。

高质量发展的善美

高明久的《云海之光》拍摄云海之间的高压电线,胡晓阳的《旧貌与新颜》让绵延的山岭与一眼望不到边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对话”,张挨维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所见所摄更为直白——《大漠奏响光伏乐章》 ……内蒙古之美,还在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这里“风”“光”无限好,“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名副其实,“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穿越历史烟云,在“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印象内蒙古”也因而展出了很多反映自治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佳作。

钱自余拍摄赤峰市高铁站修建时的《焊花绽放》,纪恩泉拍摄列车进出二连浩特市谱写出的《丝路新篇》,王正与孟和朝鲁共同聚焦了内蒙古奶业,《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与《液态奶生产基地》都呈现出新时代内蒙古畜牧业的新发展……在流光溢彩的镜头下,内蒙古诸多城市发展蓬勃、经济活力奔涌、民风民俗淳朴,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定格向善向美的呈现发展印记,更捕捉了时代的脉动。

有人曾说,没有反映历史变迁的照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自己的相册。“印象内蒙古”展览在呈现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美的人文生态环境的同时,更侧重呈现出当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善美之势,记录了新时代内蒙古广袤大地上的美好图景。“印象内蒙古”,在变幻的光影中,浓缩了内蒙古人追梦的汗水;在精彩瞬间里,定格了新时代内蒙古多彩的时代华章。

内蒙古当代摄影工作者们,用火热的激情、家乡的眷恋,用独特的眼光、娴熟的技能,用梦幻的光影、斑斓的色彩,展现内蒙古的“壮美”“和美”与“善美”,同时也在光与影的“遇见”中,把一个个内蒙古故事介绍给世人,留下“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印象”。

《冬日的美丽》郁青摄  拍摄地: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

《凯旋》任军川摄  拍摄地:阿拉善盟

《河水映蓝天》李颖摄  拍摄地: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

新景象·新气魄·新魅力——“内蒙古印象”摄影展观感

唐东平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新近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内蒙古印象”摄影展,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

内蒙古,作为我国疆域北方一个省级行政区,有着奇异、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悲壮而传奇的人文历史。风物奇异之地,自然也出产绮丽的摄影作品与拍摄绮丽作品的摄影家。本人因为前些年去内蒙古出过几趟差,参加了几次学术交流活动,就不由得喜欢了那里颇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也因此结识了几位常年拍摄内蒙古各类题材的摄影家,大家相聚甚欢,关于摄影,似乎有谈不完的话题。

这些经验丰富、手法老到的摄影家,他们以北疆特有的光、影、气象来勾画他们心中的天空与大地,将镜头瞄准白云深处的草原、牧群、沙漠、胡杨、森林、河流和世世代代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牧民,有的写实,有的写意,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活动,画面都充满了神奇而瑰丽的气息。坦诚地说,内蒙古题材的作品,包括文学、电影和摄影,在我心中一直都有着特别的地位。但是,时过境迁,对于日新月异的摄影世界来说,相对而言,朋友圈里则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跟风趋同现象,给我留下了陈腐的印象。然而,这次“内蒙古印象”摄影展却打破了我往常的“刻板印象”,让我对以内蒙古为拍摄题材的新时期摄影,又有了欣喜的新发现。

亮点一:艺术机构与地方政府携手,摄影创作价值在服务民生中得以完美体现

此次的策展方式,完全是基于地域性的自然与人文荟萃,因此看点很多,策展方如数家珍,且数不胜数——这是一次内蒙古题材摄影图片的大联欢,展览基调欢快、热烈、浪漫而尽兴,一如蒙古族同胞的热血豪迈性格。布展整体上着意于“新”“奇”“亮”的宏大叙事,展览分“最·风光”“亮·印记”和“韵·北疆”三个板块,功能区分明确。此次展出的117幅摄影作品,是策展方精心挑选出来的能够较为全面反映新时期内蒙古自然与人文风貌的优秀作品。从细节上看,展览中的每一幅图片都元气满满、活力四射,充满了热情洋溢铿锵有力的影像话语;从宏观角度看,展览自然包含了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政府宣传职能。从策展思路可以看得出来,这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携手打造的战果,当然更是各位参展摄影家与地方政府又一次心心相印的成功合作典范。广大摄影人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呈现历史的巨变,记录时代的足迹,为民生服务,为时代传记,为发展欢呼。事实上,自从摄影术诞生以来,人类历史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摄影都从未缺席过。摄影服务于社会民生功能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与彻底的开发。正因为如此,此次的高规格展览才显得更为弥足珍贵。

亮点二:本土摄影家与全国影友的集体奉献

此次展览的作品不只是来自于内蒙古地区的摄影家,大量的优秀作品征集于全国各地的影友。因此,此次展览中摄影人的来源及其身份构成则显得较为复杂,窃以为展览的另一个亮点也正在这里——对于本土摄影家来说,他们长期驻守式的独特资源把握,总算有机会糅和他乡摄影人的偶遇式介入,而成为肌理完美的长短线互补的展示结构;而对于外地摄影家来说,拍摄他们心目中陌生而新奇的内蒙古,往往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兴奋,作为他乡人不同寻常的一次次精神之旅,他们将理想与激情寄托在他们从未体验过的生命画卷里。不难发现,在此次展出的画面之中,无论自然风景,还是人文历史,均蕴藏着对内蒙古民族文化极其丰富的想象。从展览的情形来看,由于摄影师身份的多元,其内在视点与拍摄动因的多样,其看点更多,自然地,其表达效果也就更值得期待——这使得画面里蕴含了不同以往的情愫——长远深入式的厚爱与短暂相遇式的喜悦,两种美好的感觉交相辉映,令这片热土所呈现出的景象更加绮丽迷人,更加令人心驰神往,更加具有不言而喻的召唤力。无疑地,展览极大地鼓舞了广大观众,让他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立刻奔赴内蒙古进行创作或旅游的冲动。

亮点三:“新景象”的密集呈现

求新,求变,求异,是所有艺术创作的通则。此次展出的作品里出现了完全不同以往的“新景象”,不由得令人眼前一亮。表现内蒙古高原绿色新能源建设成就的作品,如高明久的《云海之光》、张挨维的《大漠奏响光伏乐章》和胡晓阳的《旧貌与新颜》;表现“一带一路”成就的,如纪恩泉的《丝路新篇》;表现防风治沙伟大政绩的,如袁广明的《孔雀开屏》等等。此类作品数量之多,难以一一列举。这些“新景象”所展现出的新气魄与新魅力,是此次展览中在摄影表述层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看点。不同于美国历史上具有批判意识与反体制精神的“新地形”摄影,中国的“新景象”摄影,在画面意义的揭示上,则完全是正面的、积极的和向上的,是对党和政府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高度肯定和由衷赞美。这些摄影作品在有限的惊鸿一瞥的直观中,已经充分彰显了内蒙古文化的影响力,其中不乏文化遗产的软实力,它们作为中华文明中独有的精神财富必将被载入史册。

作为摄影教育和摄影创作研究的工作者,作为广大摄影人的老朋友,我还想分享几点个人的感受:

一、在拍摄思路上,这些宏观视角下超越性的宏大场景拍摄设计,其内在逻辑主要遵循的是历史与时代的总体发展格局。其艺术感觉,部分来自经验范畴,部分则来自超经验范畴,而正是摄影人对那些经验之外的敏感发现,才使得作品更有新意,更有看头,从而也更具艺术魅力。摄影人所采用的形象思维,不是表面化的具象思维,它与抽象思维最大的区别在于:形象思维里有最直观、最深刻、最细腻、最微妙、最精准与最具穿透力的表达,它诉之于直觉,却超出了我们的语言能够表达的范畴,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呈现出我们经验之外的发现。以上所列举的作品,它们将我们观众的审美注意力引导到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时空,由此刷新了我们的观看体验,进而让我们获得审美上的惊喜与满足。

二、在拍摄方法的运用上,用光线来造型,其实就等于是用光线来做画笔。摄影人将各种复杂的光线看作是各种不同的画笔,而这种种不同的画笔将形成不同的笔触,形成精准而复杂的画面效果。不难看出,摄影师们在用光线造型方面,有着深刻而细致的认识,结合不同的拍摄角度,能够熟练地驾驭把控既具体又微妙又复杂的各类用光方法,进而达到精准而唯美的表达。摄影艺术创作,就好比是走钢丝,要敢于冒险,又必须胆大心细,要练就绝活,这种既敢于冒险又沉着冷静的处事态度,也许就是我们摄影艺术家的风范吧。

三、在身份认同方面,中国的摄影人以受益者与获得者的主人翁姿态,出于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神圣的责任感与使命意识,站在时代与民族的高度进行着他们最心爱的同时又具有充分自主性的自由创作。因为他们深爱着这片大地和大地上的一切,且爱得如此执着,如此深沉,如此强烈,所以他们的作品里才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同等热度的爱,及其从未缺失的责任意识,而这正是我们中国摄影人的可爱、可贵与可敬之处。

著名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说过,摄影师“通过物质进行自我表达的机会远远超过画家”。的确,摄影人极为善于选择对外观特征的把握,来强调其内涵中贡献值最大的隐秘信息揭示,发现我们自己生命世界里原有的丰富与神秘。摄影人对于各类美的与不美的事物的自命题与自定义,对于自己所在世界的确认,对于生命意义的定位,对于人生宇宙的认知,他们要比一般的人更具备敏感而细腻的感受力,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力,深刻而灵动的思辨力,以及最终的敏捷而机智的快速反应与操控能力。所有这些加起来,才构成了摄影表达上的独一无二的魅力,这种魅力的吸引与释放,无关乎极为表面的发表获奖等名利追求选项,而完全是出于内心本真的与本能的热爱,而这就是摄影精神的极致表达。

其实,表达本来就是一种对话,需要有一种向前推进与向内发掘的互动(才有可能不断拓展自己,走向有深度与有广度的思考),需要机智与宽容,需要同时给自己与别人留下进与退、向左或向右的回旋余地。而其中在不失水准与品位的前提下的具有社会服务意识的最为大众化的表达,或者说表达的最大化,才能赢得社会的足够关注与历史的足够认可,才能达到广为传播的积极效应。而表达里必须隐含着较高品位的审美引导功能,才能确保赢得正处在审美水准不断进步中的大众的喜爱,从而才能确保这类摄影家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延续。

摄影人活成什么样子,关键取决于摄影人自身的精神状态,而精神状态则源自于摄影人自身发自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国的摄影人同样秉持了这样的文化认同,力做“影像的作家”“影像的诗人”,他们为时代叙事,为时代记录,为时代讴歌。因而如实呈现了他们自身精神状态的创作,才会那样热情而自觉。为了拍摄到心仪的作品,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辞辛劳而心怀感恩。他们将镜头瞄准那气象万千的新景象,以自己的作品说话,而他们的作品最终则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表征。从摄影资源来看,世纪巨变所带来的新景象、新气魄,日渐强大的、美丽而富饶的祖国,都是摄影创作者内心所向往的精神乐土。

其实,摄影人永远在路上,他们不停息地走向精神之乡的归途。摄影,作为精神之旅的一种实在性行为,可以激发生命的新活力,可以开启人生的新航程,可以谱写时代的新篇章。

可以肯定地说,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与积极推广,必将在精神文明世界为神奇而美丽的内蒙古带来更新更美更亮的新气象,并使得这片热土最终获得更好更大更多的发展机会。

《牧马晨歌》梅长华摄  拍摄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

《温馨的牧场》薛新玉摄  拍摄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


延伸阅读:

以人民为主体,用影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史诗(李树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