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形式、特重内质:“高逸”的诗学审美特质(程景牧)-平博网
网站地图

超越形式、特重内质:“高逸”的诗学审美特质(程景牧)-平博网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平博网-平博平台>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理论探索>正文
2024-08-21 阅读: 来源: 作者:平博网-平博平台

【内容摘要】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概念与范畴,“高逸”在中古时期的多元学术思潮互渗的文化场域中产生发展、演进演化,以老庄、玄学的审美理念为本,汲纳了儒学与佛学之审美理念,整合了自然与名教之审美,彰显出高远飘逸、气韵生动、不涉俗韵的审美内蕴,体现出中国传统文艺的审美取向及独特精神。高逸范畴由起初的人物品鉴及书画批评术语逐渐浸入古代文论场域,成为古代诗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和观念,体现出文质并茂的审美特质,亦表现出尚文与尚质的双维审美取向。从本质上看,中国古代诗学中的高逸观念的审美特质是文质并茂的,既重视形式,又超越形式,更重内在精神与气韵,而这种审美特质的形成,一方面是缘于高逸范畴自身的学理逻辑,另一方面则是缘于中古文论中的文质观念。

【关 键 词】 高逸 诗学 文质并茂 尚质 尚文

中国古代诗学中的“高逸”观念具有深厚的学理内蕴和独特的审美特质,既体现出古代诗学的审美形态,又体现出传统美学的内在理路。因此,高逸是值得深入探赜的一个古代诗学审美范畴。遗憾的是,当前学界相关的学术成果,更多的是从文艺美学的整体层面考察高逸范畴,将高逸范畴置于书画美学领域加以探究,而对高逸的诗学审美内蕴鲜有涉及。有鉴于此,笔者尝试以高逸的诗学审美内蕴为切入点,以此考察中国古代诗学中的高逸观念的内在学理逻辑及审美特质,进而揭示高逸范畴的美学价值及意义,以供学界参考并以求正于方家。

一、多元审美的整合:“高逸”的学理内蕴

“高逸”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的一个重要概念,文艺美学中的高古、高远、飘逸、俊逸等概念均与之相关。高逸概念包含着深厚的审美内蕴,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但大体上说,高逸指的是一种高雅脱俗、灵动飘逸、意境高远、不涉俗韵的审美形态。高逸概念凝聚着古圣先贤们对传统艺术的深度思考,彰显出中国古典文艺的审美取向及独特精神。

南齐史家萧子显在《南齐书》中设立《高逸传》,专门辑录南朝齐代的高逸之士。《高逸传序》云:“《易》有君子之道四焉,语默之谓也。故有入庙堂而不出,徇江湖而永归。隐避纷纭,情迹万品。若道义内足,希微两亡,藏景穷岩,蔽名愚谷,解桎梏于仁义,永形神于天壤,则名教之外,别有风猷。故尧封有非圣之人,孔门谬鸡黍之客。次则揭独往之高节,重去就之虚名,激竞违贪,与世为异。或虑全后悔,事归知殆;或道有不申,行吟山泽。咸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戒。果志达道,未或非然。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然,与樵者之在山,何殊别哉?故樊英就征,不称李固之望;冯恢下节,见陋张华之语。期之尘外,庶以弘多。若今十余子者,仕不求闻,退不讥俗,全身幽履,服道儒门,斯逸民之轨操,故缀为《高逸篇》云尔。”萧子显指出高逸之士皆“语默”之人,他们坚守道义,高风亮节,追求隐逸,超脱尘外,虽服膺儒学,但能够挣脱名教的束缚,寻觅自然之情趣,具有极高的节操。魏晋以降,儒学衰颓,玄学丕兴,佛学渐盛。玄学的核心辩题即是名教与自然之辩,玄学的主导思想是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以道家思想为主体而吸纳儒家思想;佛学则素来追求超脱离尘之境。自东晋以降,玄学与佛学合流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化现象。六朝时期的名士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玄学与佛教思潮的影响,以老庄自然之旨为圭臬,亦尊崇儒家之教,因而形成高逸之风。当然,高逸之士与山野樵夫虽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区别。高逸之士“含贞养素,文以艺业”,能够在修身养性的同时,雅好文艺,具有一定的文艺素养。因此,高逸概念本身即具有一种文艺美学特质。作为审美概念,高逸起初被运用于人物品鉴及书画批评之中。

……

*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南朝礼学与文论研究”(项目批准号:22yjc7510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程景牧 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7期(总第106期)

责任编辑:薛迎辉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

请通过知网()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来稿须知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网站地图